晶振激励功率过高或者过低,会怎么样?
1. 频率变化: 激励功率过高会导致振幅增大,从而引发幅频效应。这种效应会改变晶振的机械应力与弹性常数,从而导致振荡频率有明显变化,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。
2. 热应力增加: 过高的功率会在晶片两电极之间形成不均匀的温度场,导致热应力增大,进而影响频率稳定性,严重时可能导致晶片损坏。
3. 晶振老化: 长期在高激励功率下运行会加速晶振老化,缩短使用寿命,增加维修或更换的成本。更多内容:《晶振的老化率》
1. DLD效应: 激励功率不足时,晶振的振荡能力下降,容易出现驱动功率相关性(DLD)效应。晶振的频率可能随着激励功率的波动而变化。更多内容:《无源晶振测试参数:DLD1 ~ DLD7》《什么因素影响DLD值?》
2. 晶振无法起振: 若激励功率过低,电路的振荡裕量不足,可能导致晶振无法启动振荡,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。更多内容:《无源晶振不起振的原因和建议》
1. 增加阻尼电阻: 在电路中增加适当的阻尼电阻,可以减小反相放大器的输出幅度,从而降低驱动功率。但需确保振荡裕量大于晶振等效电阻的5倍,以保证振荡器稳定运行。
2. 减少外部负载电容: 减小外部负载电容可以增加振荡电路的阻抗,从而降低实际驱动功率。然而,需注意负载电容的调整可能影响振荡频率,必须确保频率仍在允许范围内。